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学校新闻
学校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终审答辩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5-10-25 发布人:团委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bat365在线平台和团市委的坚强领导下,2025年暑假,校团委聚焦实践育人,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科特色,精心组织了58支实践团队,共计300余名师生深入祖国各地开展实践活动,让师生们在实践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团队数量、参与人数及成果质量均创历史新高,标志着bat365在线平台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24F8D

实践团队在各级媒体的宣传报道

10月21日,学校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终审答辩会在固安校区多功能厅成功举办。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校院两级团组织相关同志作为评委出席本次答辩会,16支实践团队参加终审答辩,最终评选出校级特等奖队伍2支、一等奖队伍7支、二等奖队伍7支,综合评定,择优推报市级优秀团队和个人。

FB0D

答辩会合影

答辩评审会上,各实践团队充分展示实践成果,积极交流心得收获,不断深化实践二次育人的成效,激励更多青年学子在火热的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数字赋能 乡见牛驼新景

“数绘牛驼”实践团以“乡村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为切口,创新“调研—创作—赋能”体系,深入牛驼镇走访农场与种植户,开发10余个农产品IP及配套包装,让农产“有身份”;搭建“文化+数字”双场景直播,让乡土故事“传出去”;开展拍摄、剪映教学,帮村民掌握数字“新技能”。团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融合数字技术与乡土文化,成果获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既为牛驼镇注入新动能,更以青年担当为农业强国建设播撒智慧种子。

5E650

团队合影

深耕鲜食玉米 重塑品牌价值

“农宇宙”实践队立足平谷区北台头村,聚焦“棒台头”鲜食玉米品牌升级,提出“科技链—农业链—文旅链”三链协同建设机制。团队创新构建“田间实景直播+玉米实验室”直播模式,实现销售额增长159%;设计品牌双生IP形象“紫糯宝、黄糯宝”,开发玉米皮文创与研学路线,并完成首场研学体验活动的验证,推动产业链延伸。项目获中国教育晚报、新华网、基层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助力形成可复制的“北台头模式”。

2A741

团队合影

追寻抗联足迹 赓续红色血脉

烽火同心实践队以“三地烽火铸同心 协同接力谱新篇”为核心,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通过实地调研(北京卢沟桥与抗战纪念馆、天津大沽口炮台与天津港、河北白洋淀雁翎队相关场所及生态治理现场),深挖三地从抗战协同到发展协同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关联。团队同步推进“五个一”实践任务:在白洋淀开展红色故事宣讲,与村委会结对共建红色教育基地,协助整理抗战老兵口述史料,结合调研为三地红色资源联动开发提建议,最终形成核心调研报告《从抗战时期“三地联防”看当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基因》及3部微团课等成果,团队入选2025年团中央“三下乡”全国重点团队。

1E630

团队合影

峪见向下扎根 青春向上生长

“峪见之行”实践队奔赴平谷区胡家营村,开展了一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赋能。以科技为犁,深耕沃土,开设“AI小课堂”助农兴业;以美为媒,焕新乡村,打造研学路线与手绘地图;以爱为盾,守护乡邻,筑牢反诈防线。从桃林到直播间,从古老技艺到智能工具,实践小队努力将知识化作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此行,不仅是乡村建设的参与者,更是时代责任的担当者。峪见之行,见证了乡村因青春而焕新,更见证了经管学子因乡土而成长。

1975B

团队合影

青耕平谷践行 民宿焕新颜貌

“青耕平谷——民宿焕红计划”实践队响应首都高校“千人百村”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号召,在平谷区镇罗营镇上营村开展29天实践。团队4名本科生与指导老师分工协作,深入走访7家民宿,挖掘3处抗战遗址历史,采访5名抗战老兵形成口述史料。通过策划“红色文化体验之旅”、开展助农直播(观看人数483人,点赞2.3万)、运营新媒体账号(总浏览量超3万),推出“一天一宿”“三天两宿”等4类红色民宿套餐,形成《老磨坊民宿运营优化报告》等成果,为乡村盘活闲置资源、传承红色文化注入青春力量。

21B08

团队合影

数字赋能桃乡 云端拓销增收

“金膜丰谷”实践队以“直播助农护农,振兴平谷果业”为切口,为当地培育了一批具备自主直播能力的“新农人”主播。团队创新构建“科学管理+志愿服务+直播助农”三位一体新模式,深入田间,学习绿色防控技术,提高果品质量;搭建数字化平台,为村民降本增效,获得当地政府认可。团队以实干服务乡村振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将科技赋能祖国的担当与力量。

26B78

团队合影

铭记抗战史诗 传承红色薪火

大捷传薪火实践队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厚植青年学子爱国情怀,于8月初赴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开展了“铭记抗战史诗、致敬英雄先烈、传承红色薪火”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录制微党课、采访老兵、祭扫烈士陵园等方式,沉浸式学习感悟抗战精神,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历史的铭记、对英雄的敬仰,用青春之声讲好抗战故事、传承革命精神。本次实践受到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团市委等十余家官方媒体报道。

3AD69

团队合影

绘乡景传渔韵 以青春助振兴

乡村时光映画实践队在暑期骄阳下以画笔深耕乡村实践,将田野风光、渔家故事凝于色彩,让朴素墙面蜕变为鲜活“乡村名片”。为赋能当地渔具产业,设计专属IP形象:以灵动鱼形为基底,融入渔网纹路与乡土色调,既显渔具属性,又传渔村韵味。该IP用于墙绘点缀与渔具包装、宣传物料,让工具变有温度的“乡村符号”,以艺术点亮乡野振兴。

13A11

团队合影

青春赋能红旅 智慧振兴乡村

“悦动千村”实践队深入平谷区南独乐河镇,以红色文旅路线设计与资源整合为切入点,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团队通过系统调研,完成三大报告、设计三条主题线路,创新开发“红色剧本杀”沉浸式体验。实践成果有效串联分散资源,推动“红旅融合”发展模式,预计带动当地旅游收入显著提升。队员们用专业学识激活红色基因,以青年智慧助力产业振兴,在乡野沃土中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为京郊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

2300F

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