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学校在望京校区召开2019年第四次教学例会。各二级学院院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基础部、思政部主任、副主任、教学秘书,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负责人,教育督导室、产地办主任,教务处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学校副院长魏中龙主持会议并讲话。
教务处处长魏彩慧通报了教学运行和教学建设等情况;总结了近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课程思政项目、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教师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安排了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教学改革方面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加强课程整体建设,丰富教学评价方式与手段,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新的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等等。
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处长于瑞通报了有关招生、学生就业等情况,并从招生的角度对学校专业群建设给出了建议。
产学合作与服务地方工作办公室主任李静文通报了学校职教集团、现代学徒制有关工作。
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岳凤杰通报了开学以来督导专家专项听课的情况,并提醒各位教师加强教学课堂管理。
魏中龙对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进行了部署。
第一,认真做好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一是各学院要组织各专业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格式及有关说明》要求,对标对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三是教务处要对全校通识课的开设进行全面梳理与把关,对接产业革命和技术发展对学生素养的需求;四是做好对一流专业建设校和企业的调研,对接产业需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对接岗位要求实现课证共生共长;五是组织好由行业企业、教研机构、校内外一线教师和学生代表等参加的论证会;六是将论证修改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交bat365在线平台会审定。
第二,时刻关注教育部相关项目的进展,做好申报工作。一是做好获批的第一批“1+X”BIM项目建设工作,完成任务指标,努力成为试点院校示范校;二是积极联系有关评价组织,申报第二批“1+X”试点建设项目;三是认真研究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项目首批拟入围项目,做好申报准备。
第三,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实质合作。一是要对全校各专业的校企合作情况进行研究与评价,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二是大力推进企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训师资、共建平台、共育人才。
第四,积极推进“三教改革”。教师要积极掌握职业标准,努力通过专业资格认证,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教材编写要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共同开发一批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及时吸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和典型生产案例,形成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体系;要持续推进课堂革命,积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混合式教学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数字资源进行教学,改革课程考核评价办法,打造“金课”、清除“水课”。
第五,加强对学生的关怀。每一位教师、管理人员都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做好专业导航和学业规划辅导,加强学风建设、学籍管理、学业警示、学业帮扶,以学生为中心,做对学生最好、最负责任的高职学院。
第六,优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运行机制改革,利用新的教学管理系统上线的机会,深化学分制改革,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便利性。
第七,重视新专业建设。提早进行调查研究和论证,认真做好新专业的申报、拟招生专业备案的相关工作。
第八,提早谋划明年招生工作。要根据各专业近几年招生数量、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与审核情况、校企合作情况、学生就业情况等指标,提前筹划2020年的招生工作和计划设计。